•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与就业 - 正文

    体育学院2025年招生宣传简章

    发布时间:2025-03-10   浏览次数:

    一、学院概况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前身是1941年9月抗战时期的延安大学体育系,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体育系科,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开始体育教育专科教育,1998年开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2005年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共建。2024年体育教育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现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丝绸之路体育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3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校本科生690余名,研究生80余名,面向全国十五个省市区招生。学院深度挖掘红色体育在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中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定走“红色育人之路”,着力推动红色体育进课堂。结合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开设了《延安时期红色体育》课程,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体育文化。立足延安红色教育资源丰富实际,结合专业特色发展,实施“红色体育+党建”特色育人工程,以党建引领专业发展,以专业发展丰富党建内涵,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延安精神、弘扬红色体育文化贯穿于学院工作全过程,凝练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红色体育育人品牌多年来,在陕北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沃土上,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血脉,以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体育类专门人才4000余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先后三次获批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省培与国培项目,荣获“陕西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先进奖”;获批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荣获陕西省民族体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办学条件

    目前在职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教授7人,副教授42人,讲师19人,助教3人,博士16人,博后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4人。现有室外场地面积98503m²、室内场地面积31235m²,有标准400米田径场2个、体育馆2个、游泳馆1个、训练馆1个,健身房1个,实验室4个。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教学团队2个。市级科研平台2个。

    2021年十四运乒乓球赛事在延安大学体育中心举行

    近三年,学院科研经费到账1260余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2020年体育教育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连续三次获评陕西省高校体育科研先进集体,在国家级与省级各类体育比赛中获金牌77个,银牌75个,铜牌93个;获第四到第八名300多人次。校田径队连续多年获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团体前三名,健美操队多次获高校组国家和省级健美操比赛前三名。形成了以田径、健美操、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武术等优势项目。

    三、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康复、运动训练3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面向全国十五个省市区招生。运动训练专业2025年开始招生,计划招生90人。

    1.体育教育专业

    专业概况:师范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省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立足陕西,服务西部,辐射全国,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致力于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坚定的体育学科自信: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具备规范的运动技术、扎实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促进体育与健康的学科素养;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训练、竞赛工作的中学体育骨干教师。

    核心课程:教育学、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健康教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科研方法。实践类课程: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田径、体操等。

    就业方向: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等。

    2.运动康复专业

    专业概况:本科,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并具有高尚品德,深厚职业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责任和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具备扎实的体育学和康复医学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运动康复实践操作技能,能够从事运动康复治疗与训练、健康科学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理疗学、康复评定学、肌肉骨骼康复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神经康复学、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

    毕业去向:专业运动队、各级医院的康复机构、体育运动基地、健康休闲俱乐部,职业运动俱乐部,养老院。体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健康测定与评估、健身指导、卫生保健、医疗监督及行政管理的工作。

    3.运动训练专业

    专业概况: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专项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选材学、专项理论与实践、田径、体操、武术、游泳。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普通中等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管理系统、企事业、社区等单位,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健身指导、体育管理等工作。

    四、在陕招生计划及近三年分数线

    五、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计划

    地址:中国·陕西·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邮编:716000

    电话:0911-2650716 

    体育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