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我校第四十六届田径运动会完成各项赛程,在新城校区体育场圆满闭幕。体育学院凭借专业的赛事筹备与保障工作,在各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校运会顺利开展的坚实后盾,为全校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学院被组委会授予“特别贡献奖”。

一、统筹领导有力,组织协调高效。
校运会筹备初期,为确保筹备工作的专业与全面,体育学院成立了以学院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成员涵盖教学、行政教辅等多个部门工作人员,负责统筹规划各项事宜。工作专班根据学校的场地条件、参赛人员规模以及比赛项目设置,从赛程安排到场地布置,对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讨论与优化,制定了详细的赛事方案。为保证赛事规范运行,邀请多次担任国内外重大赛事裁判工作的资深裁判专题组织裁判员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为师生裁判员讲解最新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提升裁判员的业务能力。


二、精心谋划筹备,专业力量助力赛事。
在赛事筹备过程中,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团队承担开幕式表演以及其他学院师生的赛事指导与培训任务。《安塞腰鼓》表演项目由130余名师生承担,排练历时近2个月,参演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不辞辛苦、加班加点,从节目编排到到队形变换,对每一个细节和动作都进行精心的打磨演练,确保节目在开幕式上为师生观众精彩展现。针对其他学院参赛运动员,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开展针对性训练,帮助运动员提升竞赛水平,促进运动会竞技水平整体提升。学院辅导员召开班级动员会,360余名体育专业学生积极报名参赛。本届运动共39人、26次打破10项校运会记录。


三、热忱赛事服务,促进赛事规范运行。
比赛期间,赛场的各个角落都有师生们忙碌的身影。在比赛现场,50余名教师担任裁判长、主裁判等重要职务,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素养,确保每一场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检录处、终点计时台、运动员休息区等各个区域,150余名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于赛事服务,为运动员提供引导、计时、场地清理等服务工作,用热情和耐心为运动员们创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



四、康复治疗全程服务,赛事安全保障有力。
为应对突发状况、帮助运动员尽快恢复体能,学院组建了由运动康复专业50余名师生组成的“运动员康复治疗志愿服务队”,在赛场周边设置了运动康复服务点,配备了必要的筋膜枪、按摩床等康复理疗专业设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同时为运动员提供康复治疗服务。运动会期间,成功处理多起擦伤、肌肉痉挛、拉伤等运动损伤突发情况,专业水平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此次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学院师生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的集中展示。从前期的准备到比赛的圆满收官,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全院师生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体育人的责任与担当,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也必将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